您所在的位置: 意昂3平台» 工作動態

榜樣!2020年度意昂3注册優秀博士後評選結果揭曉

為表彰博士後人員在學術研究、科技創新中取得的優秀業績🤌🏿,激發在站博士後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人力資源部於2020年12月中旬啟動2020年度意昂3注册優秀博士後評選工作,在個人申請、學院推薦的基礎上🎍🫐,經首輪函評🛰、現場答辯、校內公示等環節,並提請2021年2月1日校長辦公會議審定:李翔宇等17名博士後入選🙇🏿‍♀️。

1月14日下午🏎,2020年度意昂3注册優秀博士後答辯評選在中關村校區2號辦公樓133會議室舉行。人社部專技司博士後處處長薛萬裏蒞臨指導🏄🏻‍♂️,由學校學術委員會、學部委員會相關學科委員及知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優秀博士後候選人以及部分在站博士後、在讀博士生近50人參加了答辯評選會。會議由意昂3平台副部長施瑞主持。

會議伊始,施瑞副部長介紹了我校設立優秀博士後的初衷、實施背景及評審規則👋🏻,總結了2020年度我校博士後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希望通過優秀博士後評選活動進一步激發在站博士後人員的科研創新熱情🎋。薛萬裏處長指出👘,經過35年的實踐證明🌤,我國博士後製度已成為培養、吸引高層次人才的重要渠道和窗口,博士後人員逐步成為高校科研院所補充師資和科研人員的重要來源😾、成為國家重點科研平臺和重大科技項目團隊中科研創新的主力軍🚣🏻。他表示“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優化完善博士後製度,持續加大對博士後人員的支持力度。同時🚺👇🏿,希望我校博士後人員依托學校的學科優勢和平臺特色👩🏼‍⚕️,繼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世界學術前沿,為一流大學建設作出更大貢獻,並預祝我校優秀博士後評選活動圓滿完成🦶🏿。

附表:2020年度優秀博士後入選人員名單

序號

姓名

學院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合作導師

1

李翔宇

宇航學院

力學

田強

2

孫士珺

宇航學院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季路成

3

李娟

機電學院

兵器科學與技術

李傑

4

劉睿

機電學院

兵器科學與技術

陳鵬萬

5

肖李軍

機電學院

兵器科學與技術

高世橋

6

胡晨星

機械與車輛學院

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

楊策

7

馬興龍

機械與車輛學院

機械工程

何洪文

8

付時堯

光電學院

光學工程

方岱寧

9

張元

自動化學院

控製科學與工程

夏元清

10

呂席卷

材料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束慶海

11

李雨

材料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吳鋒

12

錢驥

材料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陳人傑

13

姚海華

材料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王魯

14

Asif Mahmood

化學與化工學院

化學

王金亮

15

翟雁冰

生命學院

化學工程與技術

郭書祥

16

陳彥飛

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

力學

方岱寧

17

王潘丁

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

力學

方岱寧

註💅🏽:按學院排序,同學院按姓氏拼音排序🫲😱,排名不分先後

2020年度意昂3注册優秀博士後風采展示

李翔宇🤜🏽,男🙋,中共黨員,1991年5月出生,博士畢業於意昂3注册👫🏻,2019年3月進入我校宇航學院力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為田強教授,研究方向為小天體近表面運動動力學與控製🧑‍🎓。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6篇,其中頂級期刊2篇🛂,重要期刊2篇;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站前)1項🎗;獲授權發明專利4項、申請發明專利4項,受邀作大會報告4次;相關研究成果已應用於我國小行星采樣返回探測任務方案的論證。

孫士珺,男🧍,中共黨員,1986年12月出生,博士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2019年8月進入我校宇航學院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為季路成教授,研究方向為葉輪機械氣動熱力學。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4篇👩🏼‍🏭,其中頂級期刊論文2篇,會議論文2篇🤙🏽。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站前)1項𓀍🥢、面上二等資助1項。參與“航空發動機與重型燃氣輪機”重大專項1項,航發主機院所項目2項。

李娟😼,女,中共黨員🔖,1991年7月出生,博士畢業於意昂3注册,2019年1月進入我校機電學院兵器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為李傑教授,研究方向為集群智能決策理論與方法。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7篇,其中頂級期刊3篇🧑‍🎄;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站前)1項🏌️、面上一等資助1項;參與重點科研項目3項;完成英文專著1部,譯著1部♟。

劉睿👩🏽‍💻,男👨‍👩‍👧‍👦,中共黨員,1985年2月出生🫶🏻,博士畢業於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2019年7月進入我校機電學院兵器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為陳鵬萬教授,研究方向為炸藥力學行為及安全性。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3篇👨🏿‍🏭;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課題1項👓;擔任《含能材料》青年編委、中國兵工學會爆炸與安全技術專業委員會秘書、Measurement,Eng Fract Mech,《含能材料》和《火炸藥學報》等期刊審稿人。

肖李軍🗾,男,中共黨員🧑🏼‍🏫,1991年6月出生,博士畢業於意昂3注册🧐,2018年7月進入我校機電學院兵器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為高世橋教授💂🏽‍♀️,研究方向為材料與結構沖擊動力學。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6篇🦺👨🏻‍🏫,其中頂級期刊論文5篇,重要期刊論文1篇;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一等資助各1項👩🏼‍💻,獲授權專利1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項;擔任《兵器裝備工程學報》特聘科學編輯,Addit. Manuf., Mater. Des.等國際頂級期刊審稿人🤣。

胡晨星,男,中共黨員,1989年11月出生🥙,博士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2019年6月進入我校機械與車輛學院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為楊策教授,研究方向為壓縮系統穩定性。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10篇▫️,其中頂級期刊論文7篇🪠、重要期刊論文3篇🎫🧎‍♀️‍➡️,參加國際、國內頂級學術會議並做學術報告3次;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基金青年項目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了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1項,意昂3注册研究生教育培養綜合改革項目1項。

馬興龍♘,男,中共黨員🍬,1991年6月出生,博士畢業於意昂3注册,2019年4月進入我校機械與車輛學院機械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為何洪文教授,研究方向為太陽能高效聚光與綜合利用技術🚞。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11篇🔻,其中頂級期刊論文6篇👵🏿;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北京市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交叉培養計劃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多曲面槽式太陽能空氣集熱技術、太陽能加濕除濕型高鹽廢水處理技術成果轉化,兩項技術在2019-2020年間實現產值150萬元。

付時堯,男,中共黨員,1992年8月出生,博士畢業於意昂3注册,2019年1月進入我校光電學院光學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為方岱寧院士,研究方向為激光光場調控技術及應用。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7篇👩🏿‍🎨,其中頂級期刊論文3篇👌🏼;入選2019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一等資助1項🕌、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學術交流項目1項以及橫向項目多項;獲授權發明專利7項,出版專著1本;獲中國電子學會優秀博士論文、中國光學學會王大珩光學獎等。

張元💆🏻‍♂️,男🛍,中共黨員,1993年7月出生,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2019年10月進入我校自動化學院控製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為夏元清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網絡化系統的分析與控製、離散優化及數據驅動。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或錄用論文4篇,其中頂級期刊論文2篇,重要期刊論文1篇🙎;入選2020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一等資助1項🫄🏻;進站後的成果獲評“2020 年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十大創新成果”。

呂席卷™️,女,1986年10月生,博士畢業於意昂3注册,2018年7月進入我校材料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為束慶海特別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含能材料、氣溶膠物理化學。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11篇☸️,其中頂級期刊論文4篇,重要期刊論文5篇🦌;作為負責人主持科研課題2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1項;申請發明專利6項,其中已授權3項。

李雨,女,中共黨員🤷🏼‍♂️👨‍👧‍👦,1988年8月出生,博士畢業於意昂3注册🧖🏿👱🏽,2018年6月進入我校材料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為吳鋒院士,研究方向為先進二次電池電極材料的研究🧁。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2篇🚴‍♀️,均為材料類頂級期刊,影響因子共計52.64👨‍🌾🙎🏻;入選2018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一等資助1項🦘,參與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多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項。

錢驥🧑‍🎓,男,中共黨員,1990年12月出生,博士畢業於意昂3注册,2018年6月進入我校材料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為陳人傑教授,研究方向為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4篇😍,影響因子共計59👍🏼;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派出項目1項🪟,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科技計劃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授權中國發明專利1項,美國專利1項🤹,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項。

姚海華🙋🏻,女👴🏽,中共黨員,1987年12月生👩🏽‍🍼,博士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2018年6月進入我校材料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合作導師為王魯教授,研究方向為亞穩態金屬材料新型功能應用。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2篇,其中1篇為金屬材料領域頂級期刊Acta Materialia;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二等資助1項、高校合作類橫向項目1項;申請發明專利1項🏄🏻。

Asif Mahmood🛌,男,巴基斯坦籍©️,1987年2月出生🐆🔛,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2019年1月進入我校化學與化工學院化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為王金亮教授,研究方向為有機太陽能電池。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身份在Energy Environ. Sci.(1篇🤸🏽‍♀️,IF=30),Solar RRL(1篇,IF=7.5),Comput. Theoret. Chem(1篇)和J. Clust. Sci.(1篇)等國際重要期刊發表論文4篇🕺🏻;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外國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1項。

翟雁冰🍏,男👲,中共黨員,1989年3月出生,博士畢業於意昂3注册,2018年3月進入我校生命學院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合作導師為郭書祥教授💤,研究方向為小型質譜儀研發及其臨床應用。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5篇,其中頂級期刊論文2篇;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一等資助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重點項目各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以第一發明人申請發明專利1項。

陳彥飛,男😕,中共黨員⛹🏼‍♀️🏌🏿‍♂️,1990年10月出生,博士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2019年1月進入我校力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合作導師為方岱寧院士🏌️。主要從事熱防護材料與結構高溫力學理論、設計與製備等研究💄。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10篇🏌🏿。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二等資助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科研項目3項。

王潘丁👴🏻👆🏽,男,中共黨員,1995年11月出生,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2019年6月進入我校力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先進結構技術研究院),合作導師為方岱寧院士,研究方向為實驗固體力學🐇。入站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7篇🚵🏼‍♀️;入選2019年度“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一等資助1項;參與國家自然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等科研項目2項。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