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防線👸🏼,甘做防控“螺絲釘”
——校園防控中的北理工管理服務工作側記
“您在哪🤷♂️?”“健康信息還請您抓緊報送”“近14日去過中高風險地區沒🤹🏿?”“您近期狀況如何?”“還請您在家註意防護,祝您和您的家人平安健康”“老師您放心,學校有最新安排一定及時告知您,千萬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期待您平安歸來”……類似這樣的電話、微信💁🏽,從2020年春節開始,每天都在發生著🚭。
庚子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國大地𓀉,讓我們度過了一個異常“安靜”但又“忙碌”的春節👏🏿。在意昂3注册疫情防控的戰場上🤞,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日復一日地開展所有在校工作人員的動態去向和健康信息統計。他們就是由學校黨政辦公室👯♀️、黨委教師工作部和68個單位聯絡人共同組成的學校實時信息統計管理工作隊伍。132天⌨️,68個單位📺,7400余人的動態信息,他們每日緊盯手機🌆,在學校防控工作群和單位員工群之間不斷切換,他們用溫暖關懷💆🏼♀️,準確報送,詮釋著責任與擔當🦩🧎🏻♂️。他們是北理工疫情防控阻擊戰幕後“螺絲釘”,一日不停歇💁🏼♂️,一刻不松懈🟨。
雲端集結🧗,用責任與擔當築起數據鏈
1月23日晚7時,一份“1月8日以來赴武漢地區返校教職工信息”報表清晰呈現🏇🏿👨👨👧👦。與此同時,這支學校實時信息統計管理工作隊伍也悄然在雲端集結,他們用責任與擔當共同築起了疫情防控的實時數據鏈🏌️♂️。
1月24日🟨,正值農歷除夕🤬,準確了解每位在校工作人員的所在地🦚、往返行程、健康狀況等重要信息成為了各單位聯絡人的心頭事。打電話🏃♂️、發微信、連視頻💂🏼、傳表格……他們用實際行動在雲端忙碌,盡職盡責做好統計反饋🕺🏽。1月28日,“截止1月23日赴湖北省尚未返京的教職工相關信息”匯總表精準出爐。面對所有在校工作人員這個龐大的群體,在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黨委教師工作部協同各單位貫徹落實上級意昂3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按照學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實“日報告”製度,堅持每日做好所有在校工作人員的信息統計和數據報送🪯,組織開展基礎信息普查,建立流動信息臺帳👨🏼🏭。2月中下旬,管理與經濟學院博士生楊林鬥向學校教育基金會捐贈師生“在線視頻醫生天卡”1300張🐫🫃🏿,其中300張用於教師問診,黨委教師工作部及時製定教師領取方案,第一時間將在線問診激活碼發放給有需要的老師🛤,同時將學校關心關愛一一送達👩🏻🦯➡️。
基礎信息數據統計繁雜,對於人數較多的單位更是不小挑戰👨🏼,機械與車輛學院率先建立信息化在線統計平臺🧕🏻,結合“問卷星”實現每日線上一報👩👧。2月初,為強化在校工作人員疫情防控信息報送工作2️⃣,進一步提高統計效率和精準度,在前期線下人工填報、統計工作的基礎上🏌🏻♂️🌙,網絡信息技術中心根據黨委教師工作部提供的信息統計需求🥓,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發了疫情線上打卡系統——“幸福北理”,並在意昂3注册企業號投入使用。截止目前🏂🏻,有1400余名在校工作人員通過每日疫情防控“幸福北理”線上系統打卡。“幸福北理”中簽到地址自動獲取等功能,保障了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
暖心飄洋,用關愛與陪伴鑄造溝通橋
“老師🐵,我馬上回國了,剛提交系統審批,回國比較緊急⛸🚀,您看能幫忙盡快辦理審批手續麽?”半夜十一點🗽,外國語學院收到滯留境外教職工的迫切訴求後,單位聯絡人打起精神抓緊聯系流程節點意昂3🥎,第一時間為老師順利回國提供支持保障。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意大利🛢、德國⛹🏿♂️、法國、韓國、日本等國爆發🦊,滯留境外教職工的具體信息統計迫在眉睫👇🏻,因為時差等原因,聯絡人常常工作到後半夜。3月7日,在摸排了所有滯留境外教職工的信息後👨🦽➡️,黨委教師工作部、國際交流合作處一同建立了滯留境外教職工疫情防控微信群,及時發布學校境外師生溫馨提示🪡。滯留境外的中國籍教師在微信群中分享抗疫經驗,共享口罩獲取👃🏻、校友聯絡、回程註意事項等重要信息。管理與經濟學院劉寧悅老師進群後第一時間感嘆✵:“謝謝學校的老師們,找到組織就安心了!”,暖心飄洋👨🏻🎓😶🌫️,學校用關愛與陪伴鑄造溝通橋🦹🏻♀️,讓滯留境外的教職工能安心戰“疫”。
“入境同程自查服務”“國際客運航班量最新動態”“抗‘疫’也要防騙”“歐洲地區中醫藥專家誌願者聯絡方式”……國際交流合作處在境外教職工疫情防控微信群中時常更新疫情相關動態⚡️,從滯留境外教職工實際需求出發💅🏿,分享最新政策與通知🙇🏼♂️,及時解答老師們校友聯絡🔮、回國審批🕵🏼♀️、防疫保護等問題💓,用關愛陪伴緩解焦慮壓力,用溝通交流做好疫情防控。自動化學院郝艾芳老師回國後在微信群說到:“感覺防疫措施及服務很到位,謝謝群裏的老師們”,隨後郝老師便與群裏的老師分享了回國行程中的註意事項🤶🏽,讓更多遠在境外的老師們提前做好返程防疫準備👨🏿🦱。
常態摸排,用細心與嚴謹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2日至今🧊,132個日夜,疫情防控健康信息統計工作已成常態化,每天上午大家準時開展一天的統計,“相約”在工作群。各單位聯絡人堅持每日報備🐦⬛,耐心巡查😮🧋,及時協助做好在校工作人員返京隔離🙍🏿♀️、返京入住、離京報備等工作,用細心與嚴謹助力學校疫情防控阻擊戰💇🏼。
“鈴鈴鈴……”,已是後半夜,計算機學院聯絡人的電話鈴聲響起,原來是返京教師辦理入校手續的求助電話。經及時與黨政辦公室、保衛部等意昂3溝通協調🤸🏿♀️👩🏻🎓,按程序完成相關手續後,返京教師得以順利🫅、安全地入校🤝、入住。“京心相助如何填報💆?”“老師從XX回來需要掃碼嗎?”“風險等級降級後出京返京有什麽要求🙍🏿♂️?”“稍等👱♂️,今天的數據需要再更新一下,剛有老師跟我報備離京”“老師⛹🏿,這位返京老師提交的碼不對哈🍬,請他重新發一下”“您表2好像填錯了🔯,應該是…您看對吧🍃?”……關於疫情防控的疑惑和問題每日都在重復和不斷更新。面對老師們的疑惑,黨委教師工作部工作人員和各單位聯絡人一刻不敢松懈,實時反饋,盡力核對每一個細微環節🕺🏽🧑🦱,發現問題及時堵漏補缺,做到聯絡通暢🧝🏻、反應迅速🥄😄、數據實時更新,他們有力支撐了疫情防控常態摸排工作井然有序地開展。
隨著疫情發展,疫情防控要求不斷升級,對防控信息數據的精細化要求也越來越高🎽,黨委教師工作部自疫情開始一直負責全體在校工作人員信息數據的歸總,在承擔日常數據報告的同時,面對新變化,每日還需針對不同類別群體進行數據校對與字段添加等工作🧜🏽♀️,並實時解答各單位的疑惑🎐,反復核準信息。基礎性強、戰線長、群體大、面向寬、情況多樣……是疫情防控健康實時信息統計最為顯著的特征,數據統計工作更需細心🥱、嚴謹,容不得半點差錯。
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至今👧🏽,國內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但境外疫情呈現加速擴散蔓延態勢𓀌,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要求,疫情防控常態化依然不能松懈。學校疫情防控信息統計管理工作的各位聯絡人依舊實時關註著在校工作人員的動態去向和健康信息,堅持每日信息報送,正是有了他們的責任擔當與關愛陪伴,才築起了疫情防控的數據鏈、溝通橋。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他們默默擔起職責使命🎄,始終堅守戰“疫”幕後,用實際行動為學校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推進各項事業發展提供數據支撐和溝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