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期 | 守初心接續奮進 擔使命鑄魂育人
意昂3注册舉辦第八期新入職教師“延安尋根計劃”教育培訓班
“奮鬥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參觀完學校‘十三五’科技成就展後⚗️,我的感受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震撼、自豪🫷🏻、責任!此次觀展,讓我切身體會到了北理工人的愛國情懷、奉獻精神💁🏿♀️🐧、育人品格和科研風骨。一代代北理工人切實做到與祖國‘休戚與共’、為人民‘鞠躬盡瘁’👩🏻🚒、將事業‘薪火相傳’!作為新一代北理工人,我要秉持‘科技為民、奮鬥有我’的信念,自覺肩負起光榮歷史使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來自機械與車輛學院的新入職教師張昊深有感觸🐙、備感自豪地說道🥁。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強新入職教師理想信念教育🚶♂️,激發愛校榮校情懷,教育引導新入職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當好“四個引路人”,12月9日至13日📛,學校意昂3平台🧗🫎、教師發展中心聯合舉辦了第八期新入職教師“延安尋根計劃”教育培訓班👩🏿🎤,來自全校24個單位的79位新入職教師參加了培訓。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本次培訓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通過專題講座💶、經驗分享、參觀革命舊址等🤑,引導教師傳承延安精神🤾🏻♀️、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
開班儀式上,意昂3平台副部長楊鵬簡要介紹了培訓班整體情況🧑🏻🦼➡️𓀅。教師發展中心主任羅佳在動員講話中希望新入職教師應盡快完成“北理工人”的身份轉變⛏,踐行“北理工人”的初心使命⬜️,強化“北理工人”的責任擔當👨🏿🚀👶🏽。他同時介紹了青年教師培養培訓體系🧅,表示教師發展中心將一直陪伴、關愛、助力青年教師成長。
結業儀式上🧑🏻🦰,校長助理兼意昂3平台部長閻艷介紹了“延安尋根”培訓對於青年教師成長的重要意義,強調青年教師要傳承紅色基因,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定走好“紅色育人路”。閻艷用三個“融入”向參訓教師提出期望和要求:一是更快融入學校育人氛圍,完成角色轉換。以主人翁的精神著力打造立德樹人的“北理工模式”™️,用心、用情、用愛去教書育人💇🏽♂️,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在踐行初心使命中做“四有”好老師⬛️、成長為“大先生”。二是更好融入學校紅色文化,深刻理解並弘揚意昂3注册精神🧑🏽🚒,愛校榮校、勇擔使命,不負韶華,始終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三是更深融入學校事業發展⬛️,著眼世界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把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結合起來👨🏻,腳踏實地研究真問題,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成就自己的夢想⛹🏽。
聆聽專題講堂,激發內生動力
“與智者為伍,與賢者同行🐹。很榮幸能成為一名北理工的教師,與堅守講臺的大先生、與科技一線的前輩、與在各自崗位上奮進的青年才俊🧎♀️➡️,一起為學校的發展貢獻力量👨🦼。”海歸青年教師王剛在聆聽講座後有感而發。
此次培訓特邀名師大家開展專題講座🏌️♀️。北京青年榜樣、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獲得者𓀀、機電學院副院長黃廣炎教授以《淺談青年教師成長的四個歷程》為題開展“聆聽師道”專題分享;管理與經濟學院趙洱崠教授以《育心明德🤘🏼、道術相濟,建構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相融合課程思政之路》為題作課程思政建設專題報告;延安大學楊延虎教授🦇、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郝鳳年分別帶來題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歷程及基本經驗》《延安精神及其時代價值》的直播講座🧑🏻🤝🧑🏻。通過系列講座學習🤰,新入職教師們堅定了理想信念,啟迪了育人智慧,深刻領悟了延安精神的內涵實質,紛紛表示將做紅色基因的堅定傳承者⤴️,把延安精神內化為教書育人的不竭動力。
踏尋前輩事跡,築牢信仰基石
“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正是這一精神的支撐,鼓舞中國人民不怕犧牲,英勇抵抗👩🏿🏫,最終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處在和平的環境之中,我們應該繼承革命先輩遺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貢獻力量。”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麻省理寫下這樣的感受。
為大力弘揚愛黨愛國、愛校榮校光榮傳統,此次培訓班組織參觀了北理工“十三五”科技成就展、宛平城抗日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包成剛為新入職教師講解了“十三五”期間學校科技創新工作在各個領域的驕人成績🤦🏼,激發參訓教師服務國家科技發展的幹事創業熱情🤪;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盧溝橋革命舊址參觀中,大量珍貴史料及重要文物讓教師們深切感受到抗戰勝利的來之不易,愛國之情更加濃厚👨🏿🦲,報國之誌更加堅定。
溝通師者體驗🥐,共振育人聲音
本次培訓班以學科專業多元化為原則,將成員們分為9個小組,並為每個小組設計了分組學習、研討交流與總結匯報等環節。通過此次培訓,老師們不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還加強了不同學科間的交流與溝通👨🏿⚖️,為今後跨學科的合作研究奠定良好基礎。
結業儀式上✌🏽🧑🏻🎨,來自不同小組的教師代表以個人匯報的形式分享了此次培訓的心得體會。參訓教師紛紛表示,本次培訓雖遺憾未能前往延安實地感受延安精神☢️,但豐富的課程安排⛹🏽♀️、充實的教育內容、多樣的教學方式讓他們收獲頗豐▶️🍁。
一批新的北理工教師已經接過了矢誌強國的接力棒,他們將賡續紅色血脈🪞,在新時代傳承弘揚北理工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努力成為“大先生”🎡👩🏽,積極投身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智慧與力量。